6月23日,上海高考分数公布。“比我预估的还要高些,”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三11班的孙天培在今年的高考中获得了非常出色的好成绩。这样一个成绩,也帮助他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一步。
北京大学数学或者心理学专业,是孙天培从高二开始就为自己设定的目标。“几乎是从那时候开始,我就决定学习数学或者心理学,因为我对这两门学科深深着迷。”孙天培说。
在孙天培的眼里,数学很有意思。虽然他没有参加过数学竞赛,但在平日的学习中,数学特有的属性,让他沉醉其中。“数学有很强的逻辑性,数学的语言和概念可以解释很多东西的运行规律,和平日的生活有很好的结合。”孙天培说,研究数学模型就能解答生活中很多有趣的问题。“比如瓷砖怎么铺才能不浪费;如果没有伞,以怎样的速度走淋的雨最少;如何设置红绿灯,才能在单位时间里让最多的车通行;又比如618电商促销,消费者怎样用券才能省最多的钱……”
他一口气举了很多例子,每一个生活中的“数学题”都让他津津乐道。这些有趣的数学实例,让他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潜心探究,并且在这么多年的学习中,慢慢探索数学的“美感”。“数学它还很美,比如有对称的美,有周期性的美,有相等相似的美,它是一门自然科学的通用语言,又有它的实用性,教会我自主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。”孙天培说,抛开功利性,数学学习是件很快乐的事情,也让他找到了学习的内驱力。
心理学,也可能是他的另外一个选择。“观察人、理解人,了解他,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,”孙天培说,在复旦附中,有很多大学微课“走”进学校,每周三都会有不同高校的不同学科老师来上课,这样的生涯教育让他们受益匪浅,“我记得有一次,复旦大学生科院的脑科学老师来附中上了一节课,就像替我开了一扇门,我对读懂‘人’有了浓厚的兴趣。”
其实,以孙天培的高考分数,他可以有很多的选择。在当下,人工智能或者电子信息是两个炙手可热的方向,但孙天培说,他更愿意坚持自己的内心。“我记得有一次校友回附中给我们做讲座,他说:‘未来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且擅长的’,这样才有学下去的动力,找到自己的幸福。”自从高二暑假去北京大学参加了一个星期的夏令营、沉浸式体验大学生活之后,孙天培的目标就更明确了,“听北大的老师上课,亲身感受大学生的课程,更坚定了我的理想。”
孙天培初中就读于闵行区莘光学校,当年通过名额到区被复旦附中录取,现在是学校的学生会主席。“在这里,英雄不问出处,附中给了我很多展现自己的机会。我在高二的时候在学生会工作,负责校外志愿服务,到了高三,我成为了学生会主席,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帮助下,能力被激发了出来,团队的合作也更紧密了。在这段时间里,我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,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。”
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,也让孙天培的高中三年充实而又快乐。他所在的步青学院,有许多热爱数理的同学。“大家都有同样的兴趣爱好,让我们无话不谈,我更感谢复旦附中的老师们,他们会根据每个人定制个性化的方案,帮助我们尽快成长,”孙天培说,语文老师会鼓励我进行大量的阅读、摘抄,每周督促他修改作文,慢慢输入自己的思路和风格;数学老师有少而精的校本,让他不再害怕难题;英语老师用TED演讲、外媒外刊教会他真正应用语言工具……“感谢这宝贵的三年,多元而包容的复旦附中,让我找到心中所爱,并且帮助我成就自己的梦想。”下一站,孙天培即将启程,但他回望,更珍惜这宝贵的三年。
升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